查看原文
其他

朱永新: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教育百年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教科院 Author 朱永新,罗晶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教育百年
原创|朱永新 罗晶  
来源|《教育研究》 中国教科院

【中国教科院】近期,《教育研究》杂志社开展了《教育研究》2021年“年度论文”评选活动。经网络实名推荐、编辑部推荐和专家委员会评定,10篇论文荣获《教育研究》2021年“年度论文”。我们将陆续发布获奖论文,敬请关注!

作者,朱永新,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教授。罗晶,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

颁奖词:论文以百年中国共产党领导教育革命和教育现代化建设为主线,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党领导教育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深刻揭示了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优先发展教育、坚持推进教育公平的历史必然性规律。论文站位高远、视野开阔,在百年教育阶段划分、经验归纳、规律认识等方面,体现了作者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深厚的理论素养。论文对准确理解党领导教育事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朱永新,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教授。

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之日起,就将教育摆在重要位置。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进行伟大革命、伟大斗争、伟大建设的世纪征程中,中国教育事业也发生了改天换地的变化。党领导人民独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百年,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初心使命的百年,是中国教育走向现代化的百年。

1

中国共产党领导教育事业百年奋进的历程

(一)为中国教育发展锚定方向(1921—1949年)

从1921 年到 1949 年的 28 年间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争,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最终胜利,也为中国社会的性质带来了根本变化。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教育的实际相结合,逐步取得对中国教育的领导权,并对教育进行了灵活多样的实践探索。

一是锚定中国共产党的教育目标,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教育伟大历程的思想导航。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从而为中国革命带来了新希望。李大钊、陈独秀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的同时,也注重对苏俄教育思想和制度的介绍。《新青年》杂志特别推出“俄罗斯研究”专栏,刊登数篇文章,介绍苏维埃教育状况。毛泽东在湖南创办《湘江评论》,周恩来在天津成立觉悟社,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杨贤江等教育理论家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青年教育问题,用历史唯物主义剖析教育现象,其于1930年出版的《新教育大纲》是中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原理阐述教育理论的书籍,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毛泽东曾说自己在 1920 年夏天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此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他还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自觉融入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在 1934 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凝练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从根本上转变了中国教育的目的和方向。

二是确定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性质,积极争取无产阶级的教育权。五四运动之后,教育救国一度成为有志知识分子的理想与追求,各种教育思潮风起云涌,但中国共产党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教育的性质与价值判断是截然不同的。毛泽东一针见血地指出,“教育一要有钱,二要有人,三要有机关”,从前的教育只是“贵族和资本家的专利”。政治权是教育权的前提和保障,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广大劳动人民要想获得真正的受教育、办教育的权利,必须首先推翻旧的统治权,才能获得教育的主动权。

党领导中国教育事业的第一步就是重新定义中国教育的阶级属性,通过教育唤醒工农群众的革命意识,真正取得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1922年党的二大宣言中,提出教育的任务要求和奋斗目标,即实现男女教育平等和教育普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明确“以保证工农劳苦民众有受教育的权利为目的”。文化教育机关“在工农劳苦群众手里”,“工农及其子弟享受教育的优先权”。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抗战”教育,号召用教育来支持抗战。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

三是根据教育对象即工农群众的实际开展教育实践,积累办教育的经验。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党的教育对象和教育主体是工人、农民,还包括革命的军人、干部,而在建党之初、革命之际,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的受教育程度都比较低。尽管革命斗争形势严峻,教育基础也较为薄弱,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教育工作,并积极创新教育形式,开辟了中国教育史上未曾有过的教育模式。为提高劳动群众的文化水平,党在解放区开展了扫盲运动,对巩固革命成果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扫盲教育积累了宝贵经验。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与教育的实际情况具体结合起来,既不崇古,也不媚外,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

这段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思想与实践经验奠定了中国教育百年的性质与方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教育方针政策具有直接影响,代表着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初心与起点。

(二)领导中国教育的改造与建设(1949—1976年)

1949年 10 月,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开辟了新纪元。1949—1966 年,中国共产党在 17 年间,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并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独立化工业体系以及国民经济系统,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教育的发展又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 年,此为新民主主义教育向社会主义教育过渡的时期;二是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之后,中国开始探索自己的教育科学发展之路,进入教育发展的新时期。

具体而言,第一阶段,以老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以苏联教育模式为范本,对旧教育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第二阶段,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群众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要求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之间的矛盾,因此,大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和逐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成为教育事业的基本任务。后一阶段,中国教育开始突破苏联经验的局限性,以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全面领导教育工作。1956年年初,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的专题会议,明确提出要充分地发挥和动员知识分子的力量,并发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号召。1960 年 11 月,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1 年 9 月,中共中央颁布《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1963 年 3月,《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先后颁布,对大中小各级学校的管理作出了指导和规范。但由于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以及党对形势的过度估计,在经历了短暂的繁荣发展期之后,我国教育又陷入了“革命”和“跃进”的反复和曲折之中。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教育成为首当其冲的重灾区。这一时期,政治运动成为学校工作的中心,工厂、农村、营房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学秩序被严重打乱,知识分子遭受批判和迫害,党对教育的前期工作几乎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对教育事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并导致了严重的人才断层。

这一时期,尽管中国共产党在教育上走了一些弯路,但是中国教育的成就也是非常显著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在一片废墟上建立了一个新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扫除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文盲群体,形成了以毛泽东教育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牢固确立了对中国教育的领导权,在摸索中建立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开创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为教育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作者,罗晶,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

(三)推进中国教育改革开放(1977—2012年)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国家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教育也在拨乱反正后迎来恢复重构、改革发展、活跃开放的新阶段。

1.恢复与重构(1977—1993 年)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共产党迅速拨乱反正,整顿教育秩序。一是恢复高考,一扫“文化大革命”时期“读书无用”之风,极大振奋了广大知识青年,重新激活了崇学励学之生机。二是推翻了“两个估计”,还知识分子以尊严,给教师劳动以地位,回归了尊师重教之风气。三是重新认识教育的本质,正视教育在政治属性之外,兼具经济、文化属性,在社会功能之外,更加注重人的价值体现。四是为中国教育事业的重新出发指明了方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教育再出发的新航向。

1982年,党的十二大召开,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党的工作重心向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转移。1984 年,中共中央决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1985年 5 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印发,正式拉开教育体制改革的大幕。1992年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同年 10 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集中精力加强经济建设的新目标。教育始终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与助力者,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四个现代化”建设,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

这一时期,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的本质与发展规律、对教育与经济社会的辩证关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理论体系。首先,确立了实践是检验教育思想的唯一标准,教育思想和理论研究开始走向科学化与正规化;其次,明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逐步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再次,在全面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的同时,注重教育质量的提升。可以说,邓小平教育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教育理论、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基础上,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出发,明确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支撑作用,确定了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方向和指导方针。

2.创新与开放(1993—2012 年)

20世纪 90 年代后,世界形势呈现出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新样态,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将人类社会带入知识经济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最终归结为创新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中国共产党将教育纳入战略发展重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之中,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教育也驶入了蓬勃发展的快车道,并更具创新性与开放性。

世纪之交,中国共产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强调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鼓励教育要适度超前发展,要与经济、科技紧密结合,并启动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党的十六大之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党致力于推进教育公平,致力发展农村教育,推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中国共产党清晰地看到,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离不开教育的科学发展。没有教育的科学发展,就没有人的科学发展,也就不会有科学良好发展的社会。这一时期,“211工程”、“985 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等重点项目相继推出,鼓励高等学校发挥科学研究优势,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创新”成为教育发展的关键词,一批学校和教师也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育管理等不同角度对创新教育进行实践和探索,一方面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激发了教育活动自身的活力,另一方面也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了富有创新力的高素质人才。

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顺利召开。会议强调,基础教育必须从过去的“应试教育”转到现在的素质教育轨道上来。1997 年出台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强调,“在中小学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1999 年《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宣布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同年,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宗旨。素质教育体现了创新驱动的知识经济时代中国共产党教育观的与时俱进,标志着党对教育本质的进一步认识,即在注重教育的经济价值的基础上,重申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人本价值,即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的素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2010 年 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教育发展要面向未来,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要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这个时期,改革开放的国策是从教育开启的。1950年,《派往东欧人民民主国家交换留学生暂行管理办法》出台,我国开始往东欧和苏联派遣留学生;1978 年,出国留学教育重新恢复;1996 年,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成立;2001 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留学教育更加成熟,形成“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1950—1966 年,我国先后向 29 个国家派出留学人员 10 678 人,1972—1978 年年底,我国向 32 个国家派出留学人员 1 548 人,2011 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 33.97 万人。2004 年,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至 2012 年年底,全球孔子学院增至 400 所,成为推广汉语、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走出去”的同时,中国教育也主动“引进来”。随着国力的增强,来华接受教育的外国留学生人数倍增,来华留学教育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1950年 12 月,33 名来自东欧五国的留学生,先后分 8 批次进入清华大学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学习,拉开了新中国来华留学的序幕。2012 年,共有来自 200 个国家和地区的 328 330 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分布在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690 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在教育对外合作方面,1986 年,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成立,标志着中外合作办学的开启。1995 年 1 月,《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公布,2003 年,国务院颁布《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外合作办学事业有序发展,为我国教育引入了新资源,增加了新活力。

这一时期,党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教育事业也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进一步落实,各级各类教育蓬勃发展,教育改革稳步推进,教育质量逐步提高,教育的现代化与国际化水平大力提升,中国教育愈发从容与自信。

(四)谱写新时代中国教育事业新篇章(2012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中国教育事业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进入新阶段。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教育的总目标在于让人民满意;进一步肯定教育在社会发展与民族振兴中的基石作用;在“优先发展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明确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在教育领域则体现为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平的教育的期盼与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发展状况之间的矛盾。如何回应新时代、如何解决新的主要矛盾,成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教育的新思考。对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迈向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是在历史交汇点上坚定理想信念,传承中国教育的红色基因。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伟大奇迹,来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共产党将教育视为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石,视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在新发展阶段的十字路口,“向何处去”成为问题的关键,中国共产党明确要求中国教育要“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2016年,《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相继印发;2017 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的意见》出台,将党的建设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统领办学治校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在 2018 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九个坚持”凝练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从根本上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以及“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等重大问题。

二是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观照,拓展中国教育的使命与担当。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载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和推进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教育指向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教育的责任与使命超越国家或地区,延展至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因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要求,教育部等八部门于2020 年 6 月发布《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对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进行全面部署。作为联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纽带,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高层次人才成为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时代责任。《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将中国教育置于世界坐标中思考,以更宽广的国际视野对教育强国建设进行战略谋划。

三是追求公平、正义、和平、包容等人类共通的基本价值。在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之际,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解决了现行标准下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扶贫先扶智,教育在斩断贫困代际传递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转向服务乡村振兴的后扶贫时代,教育扶贫也具有了高质量、深耕式、多主体等新特征,在保障“有学上”的基础上,让贫困地区的孩子都能“上好学”,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教育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将接受教育视为人的基本权利,因此,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以及推动各级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

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教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一百年来,中国逐步扭转百废待兴的局面。在政治制度上,首先打破了延续已久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进程,奠定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在经济体制上,从“高度集中、直接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引入市场、宏观管理”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教育作为不可或缺的子系统,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社会生活。

(一)建立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扩大了人民群众的入学机会

旧中国的教育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劳动人民无法拥有受教育的权利。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以1986 年出台的《义务教育法》以及 2003 年开展的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为标志,解决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人民及其子女受教育机会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教育为手段,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口红利”,逐步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初步探索了大国办强教育的实践道路。据统计,近年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 4%,以此覆盖的是约占世界人口总量 20%的大国的教育,我国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在体量上均居世界首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全国的文盲达到人口的80%,绝大多数农村小学学龄儿童享受不到受教育的权利。截至 2020 年年底,我国在校学生为 2.89 亿人,幼儿园在园幼儿 4 818 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在校生 1.56 亿人,义务教育巩固率超过 95%,初中在校生 4 914 万人,毛入学率超过 102%;高中阶段在校生 4 127.8 万人,毛入学率超过91%;高等教育在校生 4 183 万人,毛入学率超过 50%。总体来看,我国在校生规模甚至远超众多国家的总人口数量。中国人民凭借自身的智慧和勇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如此规模的教育体系并保障其合理高效运行,探索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办学之路。

(二)培养国家建设所需人才,推动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满足了不同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1981 年,我国开始实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一系列教育改革为培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具备了一定文化程度的毕业生陆续分布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角落和领域,参与到工人、农民等劳动队伍中去,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各项事业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劳动人民的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得到整体提升。1949 年,我国仅有高等学校 205 所,在校生 11.15 万人;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突破 15%,进入大众化阶段;2020 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 2 738 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 4 183 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54.4%,进入普及化阶段。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大量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新人才,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继续深化提出了新挑战。在此背景下,党中央及教育管理部门提出地方高等学校转型发展的战略决策,引导地方高等学校立足地方,面向社会,准确定位。目前,地方应用性院校已超过全国高等学校数量的一半,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自20 世纪 90 年代末以来,应用型院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相应途径,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专业素质,为各行各业输送了大批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提升地方经济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整体素质逐步提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相关部门通过调整资源配置、优化人员结构、加强专业培训等途径,使得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教师的整体素质不断提升。1949年,全国普通小学专任教师数仅有 83.6 万人,小学生师比达 29.18。到2018 年,全国小学教师数量突破 600 万人,生师比降至 16.97。2020 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各级各类专任教师数为 1 792.18 万人,其中高等学校教师183.30 万人,中小学教师1222.81 万人。2019 年,具备中师、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小学教师约达 100%,具备大学专科文化程度以上的初中教师达99.88%,具备大学本科文化程度以上的普通高中教师已达 98.62%。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关系乡村人才振兴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教师队伍的羸弱导致乡村教育几乎处于空白,经过70 余年的发展,尤其是公开招聘、定向培养、特岗计划等多元培养补充交流机制的完善,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大幅提升,结构趋于科学合理。目前,我国乡村教师队伍数量近 300 万,其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超过半数,35岁(不含)以下教师占 43.4%,男教师占比接近 40%,本科以上学历占51.6%,中级以上职称占 44.7%。中青年教师成为乡村教师的主要力量。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经历了在艰难中探索到逐步规范、壮大的过程。

(四)调整完善教育布局与结构,教育发展更加均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为了推进不同区域、不同阶段、不同学科的均衡发展,我国进行了多次学科布局与教育结构的调整,加强了西部和农村的教育资源配置。进入21 世纪,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政府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工程,把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和整体文化素质作为重中之重,在补短板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开始环节,是一个国家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大民生工程,教育好少年儿童是国家的一项战略任务,事关国家和民族长远大计。据查询显示,1949年,全国并未有学前教育相关数据;到 1950 年,才统计得出全国共有 1 799 所学前教育学校,全国学前教育在校学生仅 14万人;到 1978 年,全国在园幼儿达 188 万人,毛入学率为 10.6%。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坚持公益普惠办园方向,着力提高保教质量,快速扩大学前教育规模,稳步提升普惠程度,努力构建幼有所育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2020 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9.17 万所,入园儿童 1 791.40万人,在园幼儿4 818.26 万人。其中,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4 082.83 万 人 ,普 惠 性 幼 儿 园 覆 盖 率 达 到84.74%,幼儿园共有专任教师 291.34 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学率 85.2%。

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国家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类型不同,但地位同等重要,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 条”)重磅发布、全国职业教育大会隆重召开,一系列政策加速完善现代职教体系,推动职业教育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2020 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共计 9 865 所,在学规模为 1 628.14 万人,中等职业教育类学校占比与普通高中所占比例基本持平。高等教育的层次、种类、布局等也逐渐完善,地方高等学校纷纷把办学思路转到服务地方发展上来,积极向应用型转型,走特色发展之路。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和发展理念的调整,一大批符合社会经济发展之需的新兴学科和专业,如生物科学、有机农业、人工智能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总体来说,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各科类的结构已处于协调、稳定状态,高等教育体系基本上能够满足现阶段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五)鼓励教育探索与研究,形成丰硕理论与实践成果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研究。党和政府一直鼓励和支持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历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的修订,都组织专家团队深入研究,反复听取各方意见。教育理论界就很多教育问题展开过争鸣,如对教育本质与功能的大讨论、对教育的产业化与教师的专业化探讨,等等。理论的探索让很多问题在学术界达成统一认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大会上提出的“九个坚持”,则是在全面总结我们党近百年的教育探索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得出的科学论断。

同时,方兴未艾的各项教育实践,不断推动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从顾泠沅的“青浦实验”到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从卢仲衡的“数学自学辅导教学实验”到李吉林的“情境教育”,从吕敬先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验到叶澜的“生命·实践”教育实践,从裴娣娜的“主体教育”到朱永新的“新教育实验”,我国许多教育家的教育实践探索,与国家自上而下的课程改革相得益彰,为教育实践增添活力之源,也促进了我国教育理论的成熟。此外,我们在义务教育、成人教育、留学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教育在社会发展和国家兴盛的作用越来越得到了解与认可,教育事业由社会边缘逐步迈向中心;与此同时,教育自身在观念、内容、途径和组织形式等方面,也正在经历着深入的变革。

3

中国共产党领导教育事业的主要经验

回顾与总结过往教育事业发展的经验,有利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具体来看,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经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主义和道路,关键在于能否解决问题。建党一百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实现“穷国办大教育”,并向着建设“大国办强教育”之路阔步迈进。必须看到,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显然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科学决策。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教育跨越式发展,原因就在于其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有严密的组织架构,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有数以千万计先进分子的孜孜以求。此外,中国共产党还是一个勇于自我革命、与时俱进的党。因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一个自然形成的过程;坚持党的领导,是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也是客观要求。

中国共产党所践行的教育使命,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归纳。一是中国教育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纲领上的同心同行。自党的二大宣言中首次提出教育平等与普及的理想,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提出发展以“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从党的八大明确文化教育事业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到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培养各种专业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的教育方针;从“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坚持“四个自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可以说,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施改革开放以及新时代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擘画蓝图,是百年来中国教育发展的动力之源。二是中国教育与党领导下的中国现代化进程同向共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提出的现代化目标中,科学文化的现代化即是题中之义;邓小平进一步指出:“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教育被视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族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指出“要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 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可以说,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现代化实践即是中国教育百年的发展和兴盛之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对于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新时代实现教育强国目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引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首先,马克思主义是建党建国的根本理论,无论是课堂教育教学,还是学校日常运行管理,均需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思想遵循。其次,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必须在思想深处弄清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再次,发展依然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当前背景下,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化推进教育改革,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优先发展教育

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与初心,也是共产党人忠贞不渝的奋斗目标和动力来源。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一直以人民为中心来发展教育、改革教育。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确立了“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的”办学方向,真正赋予人民群众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进一步明确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宗旨,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教育的向往,作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目标追求,秉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应党和国家发展教育事业之所需,致力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望,努力建设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事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发展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宗旨。在社会主义中国,发展生产的首要目的,即在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使人民群众享受到美满幸福的生活。同样,党和国家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为的就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形成健康文明向上的精神气质。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关乎亿万人民的切身利益,是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表现。

以人民为中心,除了发展教育为人民之外,也要依靠人民发展教育事业。百年来中国教育事业的伟大征程,便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始终站在一起、奋斗在一起的生动写照和体现。从扫盲教育、义务教育,到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再到实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从促进学前教育到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等,人民群众都发挥了重大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动员一切力量、智慧和资源发展教育,依靠人民发展教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一条宝贵经验。面向新的百年,要继承和弘扬党和人民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

(三)坚持推进教育公平

推动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从革命到建设,从发展到改革,目的是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先富带后富,向实现共同富裕迈进,使每一个人都有尊严地、体面地生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推进教育公平,是达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

中国共产党向来重视发展教育公平,一百年时间里,始终为促进和实现教育公平不懈地奋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即已注意到这个问题,并结合革命和战争需要,在解放区大力发展教育和文化事业,包括扫盲、发展成人补习教育、职业教育、军事教育,等等,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持续加大对西部和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东西部地区、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城乡之间的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有所缓解,正向着教育均衡发展迈出稳健步伐。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必须让教育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今天,我国已由人口资源大国一跃成为教育资源大国,正昂首阔步迈向教育强国行列。当前,党所追求的教育事业公平,是建立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变革基础上的更高水平更高程度的公平,即更加优质和更加公平的教育。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之蕴义,就是要创造条件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有机会享受到这种优质而公平的教育资源,都能够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进而都能够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之才。

(四)坚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所致力于的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进程,实际上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和不断升华的过程。从毛泽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到邓小平的教育“三个面向”,从江泽民的“教育创新”到胡锦涛的教育“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一直把握着时代的机遇脉搏。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面向中华民族复兴千秋伟业,就教育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做出了明确论断,凝练出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把中国共产党对于教育的规律性认识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水平,极大地丰富、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成果。一百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仅能够领导好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且能够领导好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面向新的百年,应当充分运用好过去一百年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传承好发扬好过去一百年积累的宝贵经验,继续深化对教育规律、办学规律、人才培养规律的认识,加快推进教育事业现代化、加快建成教育强国。

回首来时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辉煌历程。中国教育百年也历经了由破到立、从大到强的发展过程。事实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教育事业才能取得如此成就,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今天,中国迎来新时代、面临新格局,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四个自信”,不断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探路者——新教育,我们一直在路上
新教育实验的年度报告——为中国教育探路者,我们一直在路上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上)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下)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向美而行:新教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